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宣布,決定于今天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合理增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同時也將兼顧內外平衡,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穩固支持實體經濟持續恢復向好,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所謂降準,即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降準后,意味著商業銀行被央行依法鎖定的錢減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錢相應增加了。
據了解,今年的首次降準是在3月,人民銀行官宣決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這兩次降準都延續了2022年的“小步幅”操作——0.25個百分點。
今年8月人民銀行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方式投放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穩固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增強貸款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此次降準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反映了央行正加大穩增長力度,可提振市場對經濟復蘇的信心,鞏固經濟回穩向好態勢。近期金融數據也反映國內宏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內需復蘇動能增強。央行降準將進一步釋放長期限流動性,更好地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形成政策合力。
文章來源:中國網地產